摘要: 有個朋友私聊我,,說是要不要給孩子配一部手機,,這個事兒讓他挺糾結。他的孩子今年上初一,,以前這個孩子想玩手機都是用媽媽的,,媽媽在...
有個朋友私聊我,,說是要不要給孩子配一部手機,,這個事兒讓他挺糾結,。他的孩子今年上初一,以前這個孩子想玩手機都是用媽媽的,,媽媽在用的時候找我玩一會兒,。到了初中之后,,這個孩子反復的向媽媽提請求給自己買一部手機,,可是這個媽媽一直下不了決心給孩子配手機,這個事兒弄得還挺糾結的,。她覺得這個網(wǎng)絡的信息太龐雜,,太亂,擔心這個孩子會受到不好的影響,,另一方面她又想這個手機到了孩子手里,,游戲隨便玩,那學習不就廢了嗎,!所以說要不要給孩子配手機這個,,事兒弄得他還真有點焦慮。
這幾年啊我一直在給初中學生做團體的心理訓練,,我發(fā)現(xiàn)初中生不配備手機的并不多見,,因為手機使用問題和家長存在沖突的也不少。無論是給孩子配了手機的家長,,還是沒給孩子配手機的家長,,他對孩子使用手機這件事兒所產(chǎn)生的不安全感來源只有一個,那就是作為一名家長,,他本身也并不懂得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起一套能夠有效管理手機的策略,。為了處理自己的這份無能感,家長們想出了各種應對措施,。有的家長干脆就不給孩子買手機,,而且他還會很得意于這種自己說了算的感覺,你看我的孩子,,我說不給他買手機,,他就不敢跟我要,時間不長,,這個家長就被班主任老師請去喝茶,。老師告訴他你的孩子在班上借某某同學的手機玩兒,,給人家弄壞了,人家長不干了找到學校這兒來了,,你看這事該怎么處理吧,。這個時候這個家長才恍然大悟,原來我那個做法也擋不住兒子玩手機,,為什么這個家長的這種做法會失效,,因為他想把這個孩子和這個手機給隔離起來。我們都知道這個時代是一個智能時代,,現(xiàn)在的孩子那叫智能寶寶,,你想把他和他的這個時代給隔離開,你做得到嗎,。
還有一個家長,,他的孩子也是特別乖,而且學習成績呢一直很優(yōu)秀,,等到了高中吧,,這個家長覺得這孩子考試成績一直都不錯,那我就買個手機獎勵獎勵他,,結果你猜怎么樣,,這個孩子拿到手機之后一下子就陷進去了,出不來了,,他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手機,,他對這個手機帶他的這種新奇感帶給他的這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一點適應性都沒有。其實這個媽媽她也是采用了一種隔離的方式,,高中之前一直不讓這個孩子借助手機,,借助這個網(wǎng)絡世界,那結果是什么過度的意志往往會激發(fā)出過度的釋放,,意志越強,,反彈越大。
還有的媽媽,,她不說不給孩子配手機,,我給你買,但是你看,,她會煞費苦心的往上往下的去淘,。我們看他淘個什么,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淘來淘去,,他淘到了一款諾基亞剛剛上市的時候推出的那么一款小手機,能接電話,能打電話,,能發(fā)信息,,其他的功能就沒有了,當然是非智能手機啊,,非常高興,,興高采烈的交給孩子了,“給,,媽媽給你買的手機”這孩子拿著這個手機,,真是苦不堪言的,他從來不敢在同學面前把這手機拿出來,,每次接個電話啊,,他都偷偷摸摸的跑出去,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再去接他不會讓別人看見他有這么一個老古董,,等下了課了,,同學們在一塊兒聊一聊什么光遇呀、王者榮耀呀,,什么第五人格,,他都插不上嘴,,因為他根本就不懂這是說什么呢,,這怎么回事兒啊,?他沒接觸過呀,,他都插不上話兒,你說這會不會影響他跟這個小伙伴們的這個人際發(fā)展呢,?他跟同學們在一塊兒,,那自尊心都是有點受挫的。好像是這個媽媽的這個做法,,確實是最大限度的限制了孩子跟手機的接觸,,但是你同時也限制了你的孩子和時代的同步。這個孩子他得多自卑呀,!所以說這個家長你如果要強制性的就是不給孩子配手機,,看來這也不是一個很理性的考量。相反,,如果我們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給孩子配手機也是訓練孩子自控能力的一個好機會。而且即便是你給孩子配了個手機,,也并不一定就會出現(xiàn)你想象當中的那些風險,。就說我們最擔心的孩子用手機打游戲這件事兒,我記得我的一位老師他曾給出過這樣一個建議,他說,,網(wǎng)絡時代的孩子你是避免不了他用游戲來消遣的,。這個游戲對于孩子而言,就好比是一劫,,至于說怎么度過這一劫,,那還是要看孩子自己的,作為家長你要做的只能是陪著孩子完成這個自度,。
我記得我的孩子小的時候,,他也喜歡玩游戲,其實每一個孩子都喜歡玩,,那個時候玩的游戲是什么呢,,就是一個電腦屏幕,他設了一個投幣的那個孔,,你只要投一個硬幣或投兩個硬幣,,你就可以玩一場游戲。那個時候玩這個游戲,,他不是在家里玩,,他要去一個專門的場所,我們孩子每天放了學,,他都想去那玩兒,,周六周日他也變著法的往那兒跑,趕巧啊有這么一次我們有機會呢去一個度假村,,我們大概能在這兒待上個三兩天,,這度假村里有一個能玩游戲的地方,那里的游戲機五花八門擺了不少,,這孩子一看可高興了,,其他的項目啊什么都不玩了,就盯上這個游戲機了,,我當時就做了一個決定,,我換了一千個游戲幣,我先拿給我的孩子,,我跟他說,,你就盡情的撒著花的玩兒,玩兒不夠,,咱就再換一千個,。孩子一聽,興奮極了,,結果你猜怎么樣,,這個孩子可能玩了都不到五百個幣就歇了,,那個興奮勁兒也沒有了。我說哎,,你怎么不接著玩了,,你看這多好的條件,他說媽媽沒意思,,不想玩了,。我說真的?他說真的,,打那兒起,,你看這個游戲不停的迭代更新都多少年了,他也玩兒,,但是就是特別累了呀,,特別煩了呀,自個兒放松放松,,從來不會去沉迷,,這孩子玩游戲呀,大多數(shù)都是他覺得哎好玩有趣兒,,能滿足他的好奇心,。其實這個游戲他無非就是重復操作,重復重復再重復,,他玩著玩著就沒意思了,。游戲本身它的吸引力沒那么大,但是如果我們當家長,,你老是盯著孩子,,這孩子這個逆反心,,就被你給激發(fā)出來了,。很多時候啊讓孩子欲罷不能的并不是游戲本身,是孩子跟你較的那個勁,,我就是借助玩游戲來跟你對抗,,你不是不讓玩嗎,我偏玩給你看,。我們都體驗過這較勁的感覺吧,,這人要是較著勁兒的時候,那能量可是杠杠的,。
有這么一位媽媽,,我們看一下她在給孩子買手機的時候,她是怎么做的,,首先她給孩子做了一個授權,,她把手機交給孩子的時候啊,,她跟孩子這么說,手機呀媽媽今天給你買回來了,,之所以答應你呢,,是因為媽媽信任你,這個手機以后就由你自己來管理了,,你呢先試試自己能不能行,,如果你自己管理這個手機有困難,那媽媽也可以來幫你,。你看這個媽媽,,她首先把信任授權給了自己的孩子,其次呢,,她又把這個手機的管理權交給了孩子,,同時她還為自己的一個有效介入留下了余地。這個孩子拿過手機之后,,他自個兒先試了幾天,,覺著不行,有點兒管不住自個兒,,有的時候這作業(yè)寫著寫著,,他就忍不住想摸摸手機動手機,于是這個孩子就回過頭來找媽媽,,“媽,,這個手機,我先放您這兒,,您先替我管著,,我找您要,您再給我”,。你看母子之間一旦形成了這樣的一個配合那孩子在手機的管理和使用上還會出現(xiàn)問題嗎,,所以說要不要給孩子配手機,怎么樣才能確保孩子在手機的使用過程當中不出現(xiàn)失誤,,從根本上說呢,,它取決于家長對于自己養(yǎng)育和管理孩子的能力是不是夠自信。(本號內容均無任何實際指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