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時期,加利福尼亞曾被拆分,,1804年西班牙殖民當局把加利福尼亞省分為上加利福尼亞省和下加利福尼亞省,。美墨戰(zhàn)爭后,上加利福尼亞省被美國兼并,,下加利福尼亞省仍是墨西哥領土,。1848年底,很多人涌入加利福尼亞淘金,,當?shù)厝丝诒对?。不久,加利福尼亞上呈建州要求,,?jīng)過美國國會關于新州奴隸制問題的激烈辯論,,最終通過《1850年妥協(xié)案》,加利福尼亞正式成為美國第31個州,,簡稱加州,,加州是一個自由的非奴隸州。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加州建州頭10年內(nèi),有兩次差點就被拆了。說西班牙語的加州人不滿州里不公平的稅收和土地法,,他們同支持奴隸制的許多南加州人一道吵著要分家,,使加州南部脫離加州。1855年,,加州眾議院通過一項拆分方案:最北至蒙特雷縣,、默塞德縣和馬里波薩縣部分地區(qū)的南部各縣成立科羅拉多州;包括德爾諾特縣和錫斯基尤縣等在內(nèi)的北方各縣成為沙斯塔州。州眾議院決定拆分本州的首要原因是這個州過于龐大,,當時,,加州在美國國會中的代表人數(shù)同其遼闊疆域不匹配。此外,,加州首府距離州南部和其他一些地區(qū)太遠,,統(tǒng)治起來很不容易,。但加州參議院考慮到這項拆分方案同其他緊迫政治事項相比不重要,,故而沒有通過該方案。1859年,,考慮到加州北部與南部文化和地形差別實在太大,,加州參眾兩院批準“比科法案”,按北緯36度線把加州一分為二,,南部成立科羅拉多領地,,北部仍為加州。在州里,,將近75%的選民同意科羅拉多領地脫離加州,。然而,1860年林肯當選總統(tǒng)后美國出現(xiàn)分裂危機,,國會根本沒心思對加州拆分提案進行表決了,。沒多久,美國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
1941年10月,,俄勒岡州奧福港市長吉爾伯特·蓋布爾提議,俄勒岡州的寇里縣,、約瑟芬縣,、杰克遜縣和克拉馬斯縣應該同加州德爾諾特縣、錫斯基尤縣及莫多克縣組成一個名叫杰斐遜州的新州,。蓋布爾認為,,這些農(nóng)村地區(qū)被兩州政府所忽視,只有自己聯(lián)合起來組成一個新州才是出路,。11月27日,,這些地區(qū)發(fā)生了“武裝暴動”,當?shù)匾蝗耗贻p人手持獵槍封鎖99號國道,并向汽車駕駛員征收通行費,。當一名加州公路巡警來到現(xiàn)場時,,他們說:“順著這條道滾回加州去吧!”這群人還四處分發(fā)獨立宣言,獨立宣言中稱杰斐遜州建州運動是“反抗加州和俄勒岡州的愛國叛亂”,,斗爭將會一直持續(xù)下去,。12月4日,在未經(jīng)美國國會和中央政府批準的情況下,,德爾諾特縣檢察官擅自就任杰斐遜州長,。這場大膽的建州運動引起全美媒體關注,《舊金山紀事報》記者斯坦頓·德拉普拉納還因報道杰斐遜州情況而榮獲普利策報道獎,。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人們注意力轉(zhuǎn)向戰(zhàn)爭,杰斐遜州建州運動也不了了之,。
20世紀60年代,,拆分加州討論又出現(xiàn)在加州政壇。1965年,,加州參議員理查德·J·多爾威格提出把加州一分為二,,將人口稠密的南部7個縣同其他51個縣分割開來。6月4日,,州參議院對他的提案進行表決,獲得通過,。但真正實現(xiàn)分家還得需要州眾議院通過、加州民眾公投通過和美國國會批準,,最終,,就像多爾威格預料的那樣,這項提案被加州眾議院駁回,。1992年加州眾議員斯坦·斯特瑟姆提出一項議案,將加州拆分為北加州,、中加州和南加州,,每個縣舉行加州一分為三公投,,他的這項提案在州眾議院通過,,但未獲州參議院批準。進入新世紀之后,,加州拆分方案更是層出不窮。